水分穴
水分穴是任脉重要的穴位之一,可将聚集在任脉中的水液散开,从而促进水分代谢,水分穴是治疗水肿型肥胖重要的一个穴位,这个穴位位于肚脐上面一厘米的位置,因此对于痰湿肥胖的人来说,艾灸水分穴可以对症下药。
水道穴
痰湿肥胖者体内都储存有很多流不出去的水液,刺激水道穴可以打通脾胃里面的水道,让滞留在里面的水份可以顺流而下,艾灸水道穴可以让流不出的水分流出来。
失眠还在数星星?记住这两个穴位,晚上按两下,睡到自然醒
1、安眠穴
安眠穴在耳后,找的方法也很简单。首先是五指并拢,手心对着脖子,小拇指指尖触到耳垂,这时中指所在的位置就是安眠穴。按揉安眠穴可以缓解焦虑,助眠,改善睡眠的质量。此外,经常按揉安眠穴还可以缓解神经衰弱和其它神经性疾病,可以说按揉安眠穴对我们的神经非常的好。每天晚上睡觉前,用拇指轻轻的按揉,直到感到酸胀感停止即可。
2、神门穴
神门穴在我们手腕最后一个骨头的凹陷处,寻找的方法非常容易,将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并拢;将中指放在手腕的中间,指尖顶着手掌,这时无名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神门穴。按揉神门穴可以安神静气,祛除烦躁的情绪,治疗失眠、神经衰弱等精神疾病有奇效。按揉的方法同上。
初伏就按这3个穴位,平时经常按摩它们,可以健脾祛湿
首先是丰隆穴
丰隆穴属于胃经,又联络脾经,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,有很好的祛湿祛痰的效果。它的具体位置: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,连成一条线,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,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,胫骨前缘外侧1.5寸,大约是两指的宽度,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,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。用大拇指稍微用力按压穴位,以略感疼痛为准,按住5秒后松开,双手交替互按3~5分钟。平时可以用拳头轻打此穴,以皮肤变红为标准,每次5~10分钟,按摩时会有轻微的疼痛感。
其次是足三里
它是“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有生发胃气,造化脾湿的功效。“常按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,可见这个穴位对于强身健体有多么重要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四横指,胫骨边缘的位置。用大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处,做点按活动,一按一松,每分钟按压15~20次,按摩时,有酸胀,发热的感觉为宜。
最后是脾俞穴
这个穴位有利湿升清,健脾和胃,益气壮阳的功效。它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,肚脐对应的是第二腰椎,再向上摸三个椎体,下面旁开两指处就是。用两手拇指指腹放在脾俞穴上,逐渐用力下压,按而揉之,使它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。再用擦法,也就是来回摩擦穴位,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渗透,以皮肤潮红为度,如此反复5~10分钟,每日或者是隔一天一次。